青春湄园
  • 青春湄园

​当无人机遇见千年游灯、让专业守护绿水青山——湄园师生交出“青春福建”最美实践答卷!

发布者:陈佳勇发布时间:2025-03-28浏览次数:10

近日,福建省大学生社会实践评选捷报频传!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以专业赋能实践、用青春丈量热土,在非遗传承、乡村振兴、生态保护等领域斩获省级优秀团队、优秀实践成果、先进个人、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,以创新实践书写新时代青年答卷!

一、非遗研习:

解码千年游灯,舞动青春传承

自动化工程系“自+非遗研习社”融合无人机、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优势,打造非遗传承“青春方阵”。寒假期间,团队聚焦枫亭千年游灯文化:探访游灯文化展示馆,对话菜头灯非遗传承人;沉浸式参与元宵节游灯,用无人机航拍记录游灯盛景。

二、烟火元宵:

影像定格传统,青春赋能破圈

学院团委学生会“满城烟火闹元宵”项目以镜头为笔,解码莆田最长元宵盛宴:1600℃铁水绽放:慢镜头特写非遗打铁花技艺;千人盘担队列:多机位捕捉农耕礼俗与方言民谣。

青年学子用新媒体语言让“老民俗”变身“新网红”,探索出高校实践与非遗保护协同创新模式!

三、三色河小禹:

绿红橙交织,绘就治水长卷

化学工程系“三色河小禹”实践队以专业守护木兰溪:绿色护河:水质检测、生态调研,科技赋能治水;红色铸魂:宣讲东圳精神,探访革命旧址,激活“红色生态引擎”;橙色暖心:走进乡村小学,开展节水课堂,播种环保希望。

项目获学习强国、中国网报道,更斩获全国节水护水志愿服务二等奖、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!

四、先锋力量:

青春榜样闪耀实践一线

省级先进工作者吕梦迪:带领自动化系团队深入岭下村,用无人机测绘农田、分析地貌,形成10篇实践报告;创新“图文+视频+征文”融媒体传播矩阵,推文阅读量破千,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。

省级先进个人廖丹丹:作为“三色河小禹”队长,她设计“红绿融合”生态研学路线,带领队员开展水质检测、环保宣讲20余场,用行动诠释“两山理论”的青春实践。

从千年游灯的烟火气,到木兰溪畔的治水志;从无人机俯瞰的田野图景,到青春热血浇灌的红色热土——湄园学子以脚步丈量山河,以专业赋能时代。他们用镜头定格非遗的璀璨瞬间,用科技解码乡村振兴的“生态密码”,更用“自找苦吃”的担当书写新时代青年的成长答卷!

未来,学院将持续深化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让青春实践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,在八闽大地上奏响“强国有我”的奋进强音!